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融媒记者 郝亚伟 摄)
品味殷商文化 探寻文化脉根
第八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河南集结营开营仪式在安阳启幕
安阳融媒记者 郝亚伟
7月19日,第八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河南集结营开营仪式在安阳博物馆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华裔青少年选手齐聚古都安阳,开启了一段融合语言艺术与文化探索的难忘之旅。
作为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于2018年创办的年度活动,全球华语朗诵大赛旨在为热爱中华文化的海外华裔青少年搭建交流平台,通过诵读展示语言魅力与精神风采,进一步增强民族语言文化自信。本次活动于7月18日至28日在河南举办,其中7月19日至21日,39名优秀华裔青少年选手在安阳举行开营仪式。
在开营仪式上,安阳市第六十六中学的青少年带来的甲骨文操、古筝独奏、独唱、经典诵读等精彩节目格外吸睛,华裔青少年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穿越3000年的文化对话;华裔青少年踊跃登台,奉献了精彩的朗诵与街舞表演。
展开剩余73%活动期间,安阳邀请海外华裔青少年深入探寻古都的文化积淀,让他们充分领略这片文化厚土的无限魅力。
7月19日下午,华裔青少年先后来到安阳博物馆和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品汉字穿越千年的韵味。在安阳博物馆,一场别开生面的“丝网书签制作”体验活动吸引了大家的参与,他们亲手印制“安阳”主题书签,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丝网印刷技艺的独特魅力。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大家沿着文字演变的轨迹,真切体会到汉字作为中华文明载体的独特力量。“今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了解到中国文字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澳大利亚华夏文化学校学生丛心妍向记者表示,“第八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河南集结营开营仪式选在安阳意义非凡,让我有机会探索中国文化根脉,也希望有更多人能来到这里,深入了解中华文明。”
安阳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
7月20日,华裔青少年前往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以及殷墟博物馆,在领略精神丰碑不朽力量的同时感受文明遗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翔实的史料、生动的影像以及逼真的场景复原,让他们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深刻理解。看着悬崖峭壁间穿行的“人工天河”,听着300多名优秀青年在此奋战的故事,他们深切感受到中国青年坚守理想、不怕牺牲的坚定信念。葡萄牙华裔男青年朱礼孝感慨道:“这是我第四次到中国,这次红旗渠之行成为我最难忘的学习之旅。不到红旗渠,永远无法体会到林县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这次现场教学让我的思想得到了洗礼!”
红旗渠纪念馆
红旗渠青年洞
随后,殷墟博物馆的参观更是让大家惊叹不已,青铜器上斑驳的铭文、造型古朴的陶器,让华裔青少年直观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他们认真聆听着关于甲骨文发现、青铜器铸造工艺的讲解,不时驻足凝视文物,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在妇好墓展区,出土的甲骨文片整齐陈列,来自澳大利亚的劳靖恩告诉记者:“中文老师经常给我讲解中国历史文化,这次参观殷墟博物馆,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馆内精美的青铜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这些文物,我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殷墟博物馆
此次安阳之行,旨在帮助海外华裔青少年在感受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过程中,筑牢文化认同的根基,而华语朗诵正是连接他们与中华文化的重要纽带。正如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理事许玉明在开营仪式上所说:“华裔身份赋予了你们独特的文化视角:既能理解中华文化的‘和而不同’,也能尊重多元文明的‘各美其美’。希望你们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用你们的理解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通过触摸安阳的历史脉络,华裔青少年不仅直观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在华语朗诵的实践中体会到语言背后的精神内核,为成为文化交流使者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布于:河南省道正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