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国货美妆,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便宜”“性价比高”。但过去一年,风向彻底变了:当你打开小红书或抖音,刷到的国货口红、精华、眼影盘,已经不再是“平替”那么简单,而是被年轻人当成心头好,大大方方晒出来。
先说数字。十年前,美妆市场还是外资的天下,国货只占小角落。到 2024 年,国货份额第一次超过一半,达到 55.2%。去年 8 月到现在,“国货美妆”相关笔记和短视频被刷到 4.85 亿次,点赞评论接近 4000 万,比前年还多了两成。一到双 11、618,搜索量更是火箭式往上冲。
谁在购买?答案是:更年轻、更挑剔、更愿意表达的年轻人。护肤品类里,18 到 34 岁占了六成多,女性占八成。他们把成分表当成侦探小说,熬夜脸、口罩肌、油皮、干敏皮,每一个痛点都要找到对应答案。于是品牌开始卷:男士护肤单独开一条线,规模轻松破百亿;人参、马齿苋、灵芝这些原本在中药铺里的名字,被写进配方表;连面膜都按“午休十分钟急救”“熬夜党急救”来细分。最火的传播方式,是把实验室拍成古风小短剧,一边撒糖一边科普,播放量轻松过亿。
彩妆也一样。一块多用膏,既能当口红又能当腮红,还能顺手抹眼影;品牌不再追求全线开花,而是死磕一支睫毛膏、一盘修容,也能杀出重围;粉底里加精华、口红里加乳木果,“一边上妆一边养肤”成了新共识。
展开剩余84%过去买国货是为了省钱,现在更多是为了“值”。
七成以上的人说,国货“性价比高、懂中国人、有文化”。
九成以上的人买过国货,年纪越小越认它。短剧里插一段品牌番外,弹幕里都在问“链接在哪”。如今,谁的化妆包里没一两件印着中文名的单品,好像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跟上了潮流。
发布于:北京市道正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